环境检测实习报告1

本文发布日期:23-03-21 14:32:22  浏览次数:184

环境监测实习报告
一、实习目的
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水质、噪声分析常用指标和基本操作技能, 了解相关流程和设备用途,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、分析问题、解决 问题的能力,巩固和加深对课堂所学基本理论的理解,使学生树立实 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
通过这次的实习,将课堂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实践相结合, 了解他们之间的异同点,也更清楚地认识到,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之 间存在着怎样的差距。
众所周知,生产实习是学生大学学习很重要的实践环节,实习是 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的必修课,它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 本就学不到的知识,还使我们开阔了视野,增长了见识,为我们以后 更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。通过生产实习 使我更深入地接触专业知识,进一步了解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,了解 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理论和实际相冲突的难点问题,并通过
撰写实习报告,使我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,提高分析和解决专业问 题的能力。
二、实习时间
时间:2010年12月6日一12月10日
三、实习地点
地点:12月6日
12月7日
12月8日
12月9日
12月10日 实习周汇报总结
四、实习内容
(一)水环境的监测一一盘龙江水质监测
1、盘龙江概况
盘龙江源于昆明市北郊的崇山峻岭之中,而后由北向南纵穿昆明 城而过,从而成为了昆明四城区的分界线。
从其主源到滇池全长95. 3km,径流面积903km2,多年平均年径流 量3. 57亿m3,河道流域高程1890-2280m,径流面积最宽处为23km, 最窄处为7. 3mo
盘龙江东流穿蟠龙桥、三家村至松花坝水库,出库后经上坝、中 坝、雨树村、落索坡、浪口、北仓等村,穿霖雨桥,经金刀营、张家 营等村进入昆明市区,过通济、敷润、南太、宝尚、得胜、双龙桥至 螺狮湾村出市区,经官渡区南窑川南坝走陈家营、张家庙、严家村、 梁家村、金家村至洪家村流入滇池。
根据我们多学的知识可知,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 标,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,我们所检测的盘龙区的水质在国家 标准中规定为III类水质。
2、监测内容
我们去了盘龙江上游取水样,测了水深,水温,河宽,流速,溶 解氧,还看了水生植物,水生动物。
实验步骤:1、取5ml水样加入50ml比色管中稀释至50ml标线,在 比色管中加入1ml酒石酸钾钠
2、加入1. 5ml纳式试剂混均,放置lOmin后测洗 光度[3个空白(蒸馅水)、1个参比(蒸偏水)、3个平行样]
实验计算公式:氨氮(mg/L)= m/v X 1000
m: 由标 准曲线查得氨氮含量
v: 水样体积(mL)
实验数据整理:盘龙江边水环境调查

氨氮含量的测定

3、SS的测定
测定仪器:烤箱PH-9240A型、微孔滤膜、抽滤、装置、分析天平 测定步骤:1、仪器安装
2、 微孔滤膜使用前称重记为n?;
3、 米样,米取100ML水样备用;
4、 抽滤;
5、 滤膜烘干,冷却后称重hi2;
测定后计算公式:SS (mg/L) = m2- m1 / V水X
106

(二)声环境的测定一一林职院校园声环境的测定
1、测定仪器
测量仪器一一声级计:声级计主要由传声器、放大器、衰减器、计权 网络、声校
准器、电表电路及电源等部分组成。
传声器:是一种将声压转换成电压的声电换能器。可分为电容传声器 和驻极体电容传声器、声场型传声器和压强型传声器。
放大器:音频范围内响应平直;足够
低的本底噪声;较高的输入阻抗和较低的输出阻抗;较小的线性失真。
衰减器:将接到的强信号给予衰减,以免放 大器过载。可分为:
输入衰减器、输出衰减器。
2、 噪声监测的程序
、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;
、布点和监测技术;
、数据处理和监测报告。
3、 测点选择的要点
环境噪声的监测范围不一定是越宽越好,而应该是区域内 噪声所影响的范围。测点一般要覆盖整个评价范围,重点要布置在现 有噪声源对敏感区有影响的点上。
环境噪声监测应根据评价工作需要分别给出各种噪声的评价量:等效 连续A声级Leq,累计百分数声级Ln,昼夜等效声级Ldn,并按相应 公式进行处理。
4、噪音检测的过程及数据处理
、气象条件:一般为无雨、无雪天气,风力小于4级(风速小 于5.5米/秒)
、测量时间及地点:一般为白天上午8: 00—12:00,下午2: 00 —6: 00,夜间一般选在22: 00—5: 00o本组时间:2010年12月9 日上午9:00
地点:林职院的水池边,图书馆,足球场,教师住宿区, 公寓,食堂,教学楼。
、数据处理:由于校园环境噪声是随时间而起伏变化的非稳态 噪声,因此测量结果一般用等效连续A声级进行处理。
Leq=L50+d2/60 d=L10-L90 S= (L16-L84)/2

五、实习总结
本次实习主要围绕两块内容进行:水环境监测和声环境的检 测,经过现场采样和后期实验室数据处理,我们的实验结果基本还是 达到了要求。
只是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还需要更细心一些,更仔细一些,这些都需 要在今后的学习实践中更努力的去完善。
09环评三班李倩茹 2010年12月16日
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